台派觀點

為什麼陳傑憲可以打出全壘打?

發表日期:2024-11-30

作者:胡采蘋

雖然玉米明年要拼大聯盟,可能無法參加經典賽,而經典賽的各國陣容可能更強,也更把台灣當強敵來研究,但是我還是想鼓勵教練團、選手和情蒐、行政團隊,我們還是可以贏。

做事情要做到好,很難單純依靠個人強,要重複的把事情做好、做得有水準,是要靠組織強。

譬如這次從賽後的各種報導,我們可以了解到,龍貓總教練是以鼓勵、正面的方式帶領球隊,情蒐團隊有二十多人,他們做了大量的數據搜集與判斷的工作,甚至幫助球員提前進入調整的狀態,陳傑憲早就開始針對打擊弱區練習。

事實上冠軍賽第五局那顆全壘打,戶鄉翔征一點都沒有失投,那顆球有夠低,擺明就是一顆打者會揮棒落空的球,陳傑憲在第三局打到游擊方向被接起來的那顆球,甚至位置還更上面、更甜,為什麼下一個打席可以全壘打呢?那是因為球員在場上有能力立刻學習比賽。

蔡其昌說,這次的打者一下去,就會進到情蒐室看影片,了解自己是怎麼出局的,應該如何調整。球員是帶著綜觀全場比賽的眼睛去想比賽,去想投手,他們是帶著策略觀進場的,當然會比他只有能力、而沒有看法的時候更強。

個人作戰和團隊作戰的差別在哪裡?我們經常會在職場上遇到一些怪現象,怎麼有一個新同事從知名的外商公司過來上班,但工作的表現卻很普,拿著貴桑桑的薪水,事情都是同事在做,不久那個新同事就水土不服離開了。

我自己長期採訪華爾街投資銀行,遇到無數這種事情,外商有名的人,到了本土銀行變得很普,比一般職員還差,究其原因,那是因為外商公司花了很多錢在投資系統、完善制度,整個團隊在做事,很普的人也能run這個機器(但說實話我認為台灣大型公司的制度能力已經越來越強了)。

就譬如說面試這件最小的事情,大型投資銀行的面試是非常麻煩的,除了用人單位的直屬主管要面試,跟這個職務有合作關係的單位全部都要面試,人資也要面試,越重要的位置,要經過越嚴格的考驗,往往一般職位就要十幾個人都打勾,才能進到這個公司,那就更別說執行長、董事長這種職務了。

面試是最小的事情,一個跨國企業裡面應該如何溝通,跨部門合作的事項應該如何進行,開了大量的會,投資了各種軟硬體幫助每一個人,每個人的權限有多大,能批准的生意上限在哪,哪些客戶再好也不要接,都是有一個團隊邏輯的。例如我自己就真實知道台灣的摩根大通銀行,他們真的曾經為了要拿台積電的案子,退掉了中國中芯國際的委任案,因為他們就是想要等台積電。

像這樣的決定,都不是個人自己能做得好的決定,那會需要一個組織,長期培養出來一種做事方法,你曾經因為犧牲掉次等的客戶,而等到過更大的生意,你曾經因為放棄賺快錢的機會,選擇客戶,而被更好的客戶選擇,那你就會記住這件事情,累積好的價值觀。

你贏了一次,記住這個方法,強化它、改進它,讓它變成一個制度、一種價值觀,就會幫助每一個新進組織的個人,掌握住這些做事的方法、做決定做選擇的價值觀,那就會慢慢變成一個強大的組織,可以再吸引更多好的個人前來,他們會再強化組織,形成好的循環。

台灣其實是一個什麼資源都沒有,不噴石油、沒埋黃金的地方,台灣人靠著努力與聰明,好不容易在世界上站住了腳跟。如果我們要成為偉大的國家,就需要累積更好的制度、形成自己的價值觀。

一旦找到了贏的方法,我們就要讓好的辦法變成習慣,繼續投資,成為制度,讓勝利可以重複,讓勝利變成一種習慣,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。

那樣我們的孩子就會有信心,進步一定看得見,我們的國家必然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。

我們下一次還會贏。

文章刊載於Emmy追劇時間(胡采蘋) | 引用網址
分享
作者其他文章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