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1027」成了中共新的避諱數字
發表日期:2024-10-24
作者:愚工
10月27日是中國前總理李克強去世一周年。根據法媒《rfi》的報導,河南省鄭州市9日突然宣佈,原定27日舉辦的大型馬拉松賽事,「因故」延期至11月3日;與此同時,安徽省本月的8場馬拉松賽事也全部「因故」延期,官方都沒有說明原因。此事是否與李克強周年祭日有關,社會議論紛紛。
值得注意的是,河南是李克強主政過的地方,而安徽是李克強的故鄉。
時任中國總理李克強(右)去年3月出席政協開幕會議。左為習近平。(歐新社檔案照)
相對於習近平的陰狠毒辣與專斷跋扈,李克強被認為是理性開明的國家領導人。他自創的經濟指數「李克強指數(Li keqiang index)」,是英國著名政經雜誌《經濟學人》在2010年推出,用於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。
「李克強指數」就是透過耗電量、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數量三個指標分析經濟狀況。這如同暗批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不可靠。他提出的「地攤經濟」及「中國有6億人的月收入僅人民幣1000元」說法,被認為是打臉習近平「國泰民安」及「貧窮清零」的偉大勝利。李克強這些「劣跡」被認為,他突然死亡是被習近平做掉的合理推論的依據。如今,他的忌日成為中共避諱的日子,更強化了這個推論的合理性。
追悼李克強的活動,及圍繞其祭日的活動所以被「暗令」禁止,源於胡耀邦的前車之鑑。胡耀邦被認為是開明派國家領導人,他於1989年4月15日病逝北京,數日後,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出現小規模的自發性集會,悼念胡耀邦。而在北京主要高校校園內出現形形色色的大字報,借悼念胡批判1987年令胡耀邦下臺的「老人政治」。
基於對胡耀邦遭遇的同情和其開放清廉形象的尊崇,加上對改革開放以來引發的官倒與貪汙情況嚴重的不滿,使當時的青年學生紛紛出來悼念胡耀邦,以至引發後來的學生與民間聯合運動,並最終導致「六四天安門事件」發生。
64一直是中共祭禁忌的數字,如今又加了1027,凸顯了壞事做多了,就疑神疑鬼的中國特色。
(作者從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