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故前總統李登輝不只是政治強人,也是文化總統。在許遠東基金會支持下,邀請作曲家金希文創作「第五號交響曲」,也被暱稱為「李登輝交響曲」,向李登輝致敬,9月首演後,明年將赴日本東京演出。 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
2024-09-02 ▪ 芋傳媒
台灣多項「沉浸式」創作入圍威尼斯影展,大會今天舉辦台灣專場介紹,幾位導演妙語如珠、當場圈粉。來台逾 30 年的美籍導演郭文泰笑稱,藝術家到台灣發展要小心「台灣太神奇」,他來學中文竟變成待一輩子。 唯一挑戰
2024-09-02 ▪ 芋傳媒
台灣首座裸女雕塑「甘露水」9月重返雕塑家黃土水母校,在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展出。漫畫家齊天首部漫畫「他山之石」,以畫筆遙想當年東京與「甘露水」創作起點。 「甘露水」 1921 年風光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,
2024-08-31 ▪ 芋傳媒
陳明章(左)、林正盛對於《撼山河 撼向世界》入圍金馬獎感到相當開心。(高雄電影節提供) 〔記者廖俐惠/高雄報導〕以台灣國寶級民謠大師陳明章為主角的紀錄片《撼山河 撼向世界》於2023高雄電影節放映,該片日前
2023-10-09 ▪ 廖俐惠
吳三連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(左)與盧世祥對談,激起現場諸多共鳴。 (記者董柏廷攝) 〔記者董柏廷/台北報導〕卡努颱風過境後首日,允晨文化於前天(4日)在永樂座舉辦盧世祥《台灣觀察錄》新書發表會,由允晨文化
2023-08-06 ▪ 董柏廷
資深新聞工作者盧世祥出版新書「台灣觀察錄」,4日在永樂座書店舉行新書發表會,全書分為人物、歷史、文化語言、社會觀察、政治經濟等五類,探究台灣文化及經濟社會發展。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2年8月4日 (中
2023-08-04 ▪ 中央社
台灣歷史學者李筱峰教授用500張照片,帶領讀者輕鬆入門台灣史。(圖/翻攝畫面) 生活中心/陳冠宇報導 誰說歷史只能用死背的?一提到歷史教育,不少人的印象可能都還停留在學生時期的經驗,把課本上的人名、事件
2023-06-10 ▪ 陳冠宇
用圖片來認識台灣史!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所名譽教授,李筱峰出版新書,書名是《從500張圖,入門台灣史》。李筱峰表示,實際圖片超過500張,是從他從數十年間授課的PPT裡,精選出來,希望大家看完這本書,可以建
2023-06-03 ▪ 孟嘉美
由日本畫家原田直次郎繪製的《騎龍觀音像》原作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展出。(翻攝自臉書) 〔即時新聞/綜合報導〕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日前在臉書宣布從5月23日至9月10日展開《館藏作品展》,而當中一幅出自於
2023-05-24 ▪ 自由時報
畫家施並錫(左)、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李筱峰(右),在「林秋梧畫像」前合影。(台文館提供) 〔記者洪瑞琴/台南報導〕國寶級畫家施並錫捐贈「林秋梧畫像」油畫創作,國立台灣文學館今(15)日舉
2023-02-15 ▪ 洪瑞琴
鍾肇政、魏廷朝、邱垂亮「追思與感念音樂會」23日晚上中壢藝術館登場。(中壢藝術館提供) 〔記者李容萍/桃園報導〕桃園愛樂管弦樂團主辦的「鍾肇政、魏廷朝、邱垂亮追思與感念音樂會」明晚7點在中壢藝術館(中
2022-09-22 ▪ 李容萍
台中市政府109年所提選址建議地點簡報,盧市府自稱可協調提前解約。(讀者提供) 〔記者凌美雪、歐素美、蘇孟娟/綜合報導〕文化部與台中市政府最近因國家漫畫博物館設置問題隔空交火,文化部長李永得昨(22)日
2022-08-23 ▪ 凌美雪
王師臉書貼文評曹興誠與炎亞綸,短短3句話獲讚「做電影如王師」。(翻攝自王師臉書) 〔記者凌美雪/台北報導〕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結束訪台行程,央視發布「只有一個中國」貼文,引發炎亞綸IG粉絲群被改名憤而
2022-08-05 ▪ 凌美雪
駐日代表謝長廷(右二)、台灣文化中心主任王淑芳(左一)、駐日代表處政務組長林郁慧(右一)與促成銅像返台的佐渡市台灣舞蹈家若林素子(左二)與返台前銅像合影。(駐日台灣文化中心提供) 〔駐日特派員林翠儀/
2022-07-27 ▪ 林翠儀
台灣指揮家鮑恆毅2021年在維也納音樂協會(Musikverein)金色大廳的畢業音樂會。(鮑恆毅提供) (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9日專電)今年是中國與德國建交50週年,旅歐台灣指揮鮑恆毅受邀指揮其中一場慶祝活動,不過
2022-07-09 ▪ 中央社
旅奧台灣指揮家鮑恆毅。(credit: Taro Morikawa,鮑恆毅提供) 〔記者凌美雪/台北報導〕德國與中國今年慶祝建交50週年,各地陸續有一些紀念音樂會舉辦,台灣旅歐指揮家鮑恆毅近日也接到1場「中德建交週年紀念音
2022-07-07 ▪ 凌美雪
詩人李敏勇於228紀念館的「死滅與再生:李敏勇二二八詩帖」將展出至7月17日。(資料照,記者王藝菘攝) 〔記者凌美雪/台北報導〕萬物以4季刻畫時序更迭,「4季的景色映照的人們,也映照著時代;我們曾歷經如霜雪
2022-06-27 ▪ 凌美雪
南美館2館「亞洲的地獄與幽魂」今首日開展,人潮大爆滿,館方3度暫時停止現場售票控管人流,統計今天入館参觀人數共6861人。(資料照;合成) 〔記者洪瑞琴/台南報導〕南美館2館「亞洲的地獄與幽魂」今(25)
2022-06-26 ▪ 洪瑞琴
盧世祥深耕台灣人的故事,深受彭明敏教授、文化研究權威莊萬壽教授盛讚。(盧世祥/提供) 〔記者凃盈如/台北報導〕由巫永福文化基金會主辦的「2022年巫永福3大獎」決選結果揭曉,其中「文化評論獎」,由資深媒
2022-04-28 ▪ 凃盈如
〔記者陳璟民/桃園報導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、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李筱峰畢生鑽研台灣史,將畢生成長見聞與學經歷,化為自傳般的著作《小瘋人生》,桃園市政府文化局、市立圖書館與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
2021-12-02 ▪ 陳璟民
〔記者莊士賢/台北報導〕台灣旅日作家李琴峰以新作《彼岸花盛開之島》榮獲日本最重要的純文學獎項芥川獎,也是首位榮獲此獎的台灣作家,今(14)日獲獎後李琴峰表示,希望藉由這次得獎的機會,讓更多讀者閱讀她的作
2021-07-14 ▪ 莊士賢